►研究中提到的維生素D是屬於活性維生素D,不是市面上可以買到的非活性維生素D
活性維生素D為藥用,需經過醫師處方開立才能取得,根據特殊需求才會提供,如:身體無法自行合成及嚴重缺乏者的特定疾病族群治療用(研究中的對象也未納入這裡的族群),因此需要活性維生素D治療的患者應配合醫生治療,不用過度擔心失智問題!
非活性維生素D,屬於保健類食品,市面上可購買到的皆屬於此類,身體需要時才會被活化使用,因此可依照每日建議攝取量補充,非常安全!
►活性維生素D及非活性維生素D,兩者是不同東西

從字尾看出端倪
非活性維生素D為(calcidiol),而活性維生素D為(calcitriol)。
前者(非活性D)從曬太陽、飲食中或一般保健食品中獲取。
後者(活性D)是當身體需要時,再將儲存體內的非活性D經肝、腎活化。
►什麼是維生素D?
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可透過日曬及飲食獲取,主要負責腸道鈣磷吸收、調節血中鈣磷平衡,可幫助骨骼及牙齒的生長發育,對成長期中的兒童及青少年,更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其他特殊族群如:腎臟病患者,由於攝取及疾病問題,易造成維生素D缺乏,因此可根據自身情況,並參考「每日建議攝取量」了解需要的維生素D多寡。

►腎臟病患者(CKD)為何更需要注意維生素D缺乏?
國人慢性腎臟病病友六至八成維生素D不足
維生素D一天建議補充400-600IU,上限為2000IU。
雖說每日10-15分鐘的充足日曬,人體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但慢性腎臟病患者約有60~80% 體內維生素D不足,並隨著腎臟病嚴重程度的加重,缺乏的比例也隨著增加。
CKD患者缺乏原因:
腎臟無法活化維生素D
飲食限制及營養攝取不足
尿液中流失
日曬效果不佳
已經在使用活性維生素D (Calcitriol)還可以用營養性維生素D嗎?
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活性維生素D (Calcitriol; 常用於治療副甲狀腺亢進),無法矯正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甚至會抑制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及加強維生素D分解代謝,導致營養性維生素D更為缺乏。
►結論: 每則研究都需謹慎,族群對象、時間及實驗內容都會影響結果,研究中寫到「有相關性」並不代表一定的「因果關係」,需拉長時間觀察及審慎解讀才能挖掘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