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時期病程飲食規劃

(1)CKD病程
G1:第一期,腎臟功能狀態在90%以上,此為腎功能正常狀態,保持飲食均衡
G2:第二期,腎功能保持在60%以上,此為初期腎功能下降階段,此時期狀態較不易察覺,可能合併不明高血壓或蛋白尿問題,需執行低鈉飲食控制血壓避免進一步惡化。
G3a:第三期前,以45作為第三期前後切點,開始出現中等程度腎功能退步,開始需執行低蛋白飲食,減少尿毒素生成。
G3b:第三期後,表示腎功能持續惡化,需持續控制飲食延緩衰退速度,可能也會出現不明顯的尿毒症狀。
G4:第四期,表示腎功能剩下30%,屬於較嚴重腎功能退步階段,此時期需更嚴格限制飲食中蛋白質含量,也較容易出現食慾減退,疲勞,噁心等較明顯尿毒症狀。
G5:第五期,屬於最後階段,可能會更容易出現高血鉀磷等問題,尿毒症狀更明顯包含噁心、嘔吐、尿量減少水腫等較嚴重的併發症,需依據醫生評估是否開始進入透析治療。

(2) 認識蛋白質食物份數(1份約含7公克蛋白質)
以下呈現1份優質蛋白質的份量估算
二、各階段飲食範例

(1)均衡飲食
腎臟病初期仍可使用全穀雜糧增加纖維攝取
(2)腎臟病初期
應控制好血壓/血糖,保持飲食均衡不過鹹
(3)腎臟病第3期
應控制蛋白質,可增加點心或水果
(4)腎臟病第4期
除了控制蛋白質,注意磷鉀食物種類選擇
(5)腎臟病第5期
應積極控制蛋白質、磷、鉀、鈉及水分控制
(6)透析時期
應增加蛋白質攝取,減少透析造成的流失

(7)慢性腎臟病時期使用低蛋白主食
使用越之白米(低蛋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