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腎臟病人為何需要補充營養品?

►飲食限制
在控制飲食的原則下,病人須根據自身情況做分量控制調整來減緩代謝產生的負擔,但容易因知識不足及無法計算份量導致營養素攝取上失調。
►尿毒素
由於腎功能損傷,尿毒素含氮廢物堆積在身體中引發尿毒症狀如: 噁心、嘔吐等不適狀況,都會影響進食意願及份量,導致營養不良風險增加。
二. 營養分配建議
►低蛋白
降低蛋白質攝取可有效減緩腎臟病變惡化,對於第3 ∼ 5 期慢性腎臟病(CKD) 病人應在不會導致營養不良前提下,採行低蛋白飲食,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控制在0.6~0.8 g/kg/day。
►足夠熱量
根據個案之年齡、性別、身體活動量、身體組成、體重目標、CKD分期以及併發症或發炎狀況而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為25-35 kcal / kg,以維持正常的營養狀況。
►低鈉
當腎臟排除鈉離子的功能通常已受損,攝取過多鹽分會增加血壓、尿蛋白並促使腎功能惡化,高血壓病人每日鹽分攝取控制在5 g 以下。
►低磷
因腎臟無法有效排除磷,導致血磷上升,高血磷增加骨病變及心臟血管疾病風險,並與腎功能惡化相關,當限制飲食磷的攝取無法維持正常血磷濃度時,應使用磷結合劑。
►低鉀
若有接受降血壓藥物的病人,有較高的風險會發生高血鉀,高血鉀將會有心律不整及增加死亡的風險,因此CKD3、4 期併有高血壓病人,為避免高血鉀症,建議每天鉀離子攝取量維 持 2-4 g。
►水分控制
一般成人建議30cc./kg,對於排除鹽類及水分功能已受損的慢性腎臟病(CKD) 病人,應嚴密監測是否有體液過載,請依照現行情況調整以及搭配利尿劑使用。
三、如何改善營養狀況?

1、食慾狀況不佳時建議進行少量多餐,選擇低蛋白高熱量的食物
►正餐:低蛋白米,蔬菜煎餅
►點心:蘿蔔糕,番薯粿
►飲品:西米露,藕粉茶,CKD營養品
2、選擇專為慢性腎臟病CKD調整的營養品,把握五原則
►低蛋白
降低蛋白質但不降低需要的營養
►足夠熱量
補充足夠熱量維持身體機能需求
►低鈉/磷鉀
降低礦物質,減少腎臟負擔
►營養素輔助
降低因飲食限制下微量元素的缺乏風險
►維持正常腸道機能
補充膳食纖維和益生菌,可降低因壞菌產生的代謝物(如尿毒素)
四、善用益勝佳沖泡飲,營養美味大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