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臺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
慢性腎臟病(CKD) 病人若確實缺乏鐵、維生素B6、B12、葉酸,應給予營養處置,對於營養素缺乏性貧血,投予必要營養素可以改善。
2020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KDOQI治療指引
對於慢性腎臟病(CKD) 3-5D或移植後的成人,應與營養師或醫師合作,定期評估飲食中的維生素攝取量,對於維生素攝取不足者可考慮使用膳食補充劑。
二、影響維生素缺乏的危險因子
►攝取量不足
因食慾不振、厭食、噁心、口味改變及飲食被限制而引起。
►尿毒素
影響正常代謝路徑,如營養素的吸收受阻。
►透析流失
水溶性維生素B2,B3,B6,C,腹膜透析更容易流失(B1,C)。
►殘餘腎功能不足
水溶性維生素B3, B6容易流失。
►藥物干擾
干擾吸收利用,如:Omeprazole-B6(胃食道逆流),Diuretics-B6(利尿劑),容易造成B6流失。
►身體儲存不足
流失量>攝入量,長達數週-數月,導致身體無法儲存及利用。
►年齡性別
年長者容易缺乏(B6),女性容易缺乏(B1,B3,B6)及造血營養素(鐵)。
►共病症
糖尿病、體位異常等其他慢性疾病。
三、如何選擇適合腎友補充的關鍵營養素

找出腎友容易缺乏的維生素
►綜合維生素B群
其大多掌管能量代謝、參與賀爾蒙(輔酶)及相關造血過程、並具心血管保護功能,水溶性維生素不易儲存,若缺乏可能導致貧血、疲勞等其他相關併發症。
►維生素C
蔬菜水果中最豐富,但相對因富含鉀離子,也讓許多腎友減少攝取的機會,主要參與鐵質吸收、也為人體重要的抗氧化營養素,抑制氧化自由基。
►鐵質
主要功能為維持血色素及紅血球攜氧能力,因蛋白質限制、吸收不良或透析的流失,以及需要於餐中服用鈣片,會影響鐵的吸收等狀況下容易導致不足及需求增加,使缺鐵性貧血機率上升。
►微量礦物質 鋅硒銅
為抗氧化、免疫相關營養素,文獻指出,隨著病程發展,腎功能指數越差的患者,其血漿中鋅硒銅含量隨之降低,可能腎臟、腸胃功能異常影響。
►維生素D
於太陽、飲食中獲得,掌管鈣磷的平衡、骨骼建構、賀爾蒙參與及免疫,研究發現國人慢性腎臟病病友六至八成維生素D不足,可能與腎功能下降、攝取及日曬不足有關,其中D3吸收率及生物利用性也較D2高。

❌ 不必要的維生素不隨便攝取
►維生素A.E.K
- 脂溶性維生素更容易堆積於肝臟,產生毒性
- 以天然食物攝取,不應常規補充高劑量維生素A、E,例如維生素A即使少量仍有毒性堆積風險,若要攝取可選擇胡蘿蔔素(維生素A前型)較為安全,如:紅橙色蔬果。
- 若接受已知抗凝藥物者則不建議補充維生素K

強化抗氧化能力,減少自由基傷害
海洋紅寶石-蝦紅素
●蝦紅素參與抗氧化劑機制文獻研究
日本最新試驗探討蝦紅素抗氧化特性對腎功能保護效果已有初步結果
■ 蝦紅素在糖尿病腎病(DKD)治療潛力
通過抑制粒線體內4-HNE和HEL修飾蛋白,減少過氧化刺激,降低對細胞功能傷害,致使因高血糖誘導的DKD發揮保護作用。
Adv Exp Med Biol.2021;1261:239-248
■ 日本研究:蝦紅素對腎臟腎小管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使用受Fe-NTA誘導氧化損傷的小鼠30天餵食蝦紅素5mg/天,發現透過體內抗氧化作用機制,抑制4-HNE修飾蛋白,可預防腎小管氧化損傷。
J. Clin. Biochem. Nutr.July 2017.vol. 61.no.1.18-24
■ 對小鼠缺血再灌注(IR)的腎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腎移植過程中因缺血引起的缺氧再導入血流後,會產生活性氧(ROS),研究顯示蝦紅素對受氧化刺激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毒性導致的腎損傷具保護作用,可 顯著降低腎臟組織的氧化物刺激和發炎。
Qiu et 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5) 13:28)